《韓非子·顯學》記載,孔子死後,儒分為八派,“有子張之儒,有子思之儒,有顏氏之儒,有孟氏之儒,有漆雕氏之儒,有仲梁氏之儒,有孫氏之儒,有樂正氏之儒。”
  “顏氏之儒”當指顏回的一派。關於顏回的思想特點,有內外兩個維度:對待自身方面,好學自省,安貧樂道;對待社會政治、人情事理方面,註重行實,聞一知十。
  顏回曾從孔子周游列國,在陳蔡間被困於野,糧絕七日,“不得行”,而孔子依然“講誦弦歌不衰”,當子路等對此一時產生懷疑時,只有顏回能以理解,認為“夫子之道至大,故天下莫能容”,“是有國者之醜也”。孔子贊其德行與學問,引為自己唯一的同道:“用之則行,舍之則藏,唯我與爾有是夫!”
  據此可以推知,顏回及其學派最主要的特點是,安貧樂道,特別下功夫實踐孔子的仁德思想。顏回曾問孔子:“願貧如富,賤如貴,無勇而威,與士交通,終身無患難,亦且可乎?”孔子贊賞他說,“雖上古聖人,亦如此而已”。顏回貧居陋巷,不改其樂,得到了孔子“其心三月不違仁”的肯定。這種道德精神,便成為後來宋明理學家所追求的“孔顏樂處”。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顏回安貧樂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gagjb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